史 海 篇旧事拾萃漳州台商投资区历代书院、书轩、书舍、学校书院:浦西书院(今江东)、文圃书院(今白礁)、泗滨书院(今东山)。书轩:西河书轩(今东美)、汾阳书轩(今流传)、太原书轩(今田里)、锦湖书轩(今 ......
史 海 篇旧事拾萃林魁与菊花石趣事林魁在广东为官,致仕带回渔民赠送的菊花奇石,这石高56厘米,托座高13厘米,石连座高69厘米,半径27厘米,围161厘米,石重260斤,座重100斤、菊花22朵,海草状枝叶400余片。归里后 ......
史 海 篇旧事拾萃林魁文物轶事今角美镇石美一带,原龙溪县二十九、三十都之地,大海绕其东南,群山环其西北,地形凹凸不平。高出的地区经常苦于干旱,低洼的地区又是忧于咸卤和水害。所以,即使是风调雨顺年景,也只 ......
史 海 篇史海寻踪清末华祥号糖厂享誉中外 漳州种植甘蔗历史悠久,唐代漳州别驾丁儒(今杨厝村丁厝社人)有“醉宜薯蔗沥”的诗句,可见当时甘蔗已普遍种植。明清时期,位于九龙江出海口的今角美一带,土地肥沃,水分 ......
史 海 篇史海寻踪小刀会起义始末由角美镇锦宅社黄位和黄德美领导的闽南小刀会起义是闽南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农民起义,他们领导的起义军曾“定都”厦门六个月,使鹭岛山河易色,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秘 ......
史 海 篇史海寻踪与角美相关的台湾地名及古迹1、柳营区台湾柳营区移用今江东桥一带柳营江的旧地名。位于台南市中部偏北,柳营区旧名查亩营,地处嘉南平原与山地交界地带。柳营庄包括今士林里、光福里、中埕里、东升 ......
史 海 篇史海寻踪郑成功的“卧龙先生”陈永华今漳州台商投资区石美人陈永华在台湾的地位非常高,《台湾通史》有专门介绍他的功绩。他在台近二十年,首开文教事业先河,被誉为“台湾文化教育的奠基人”。他亲自在承天 ......
史 海 篇史海寻踪郑成功在漳州台商投资区遗迹郑成功是十七世纪名震中外的伟大人物。他抗清逐荷,以船为家,“叱咤天风镇海涛”,确保台湾入版图,其丰功伟业如雷贯耳。今漳州台商投资区留有许多与郑成功及军队的有关 ......
史 海 篇史海寻踪宋帝赵昺曾驻龙池岩宋景炎元年(1276年)十一月,元兵由浙江入闽。为避元军,陈宜中、张世杰放弃福州,率舟师十万,护送端宗赵昰、卫王赵昺等人逃亡至泉州。泉州蒲寿庚已准备投降元军,不接受宋帝。 ......
史 海 篇开漳史话陈元光部将蔡德明考在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铺透村与长泰县交界处,有一座山岭,山岭往北就是唐代古驿道——朝天大道,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公元540年)龙溪建县时,它便是古龙溪县赴省晋京的一条主 ......
史 海 篇开漳史话开漳名宦丁儒丁儒(647—710年),字学道,又字维贤,其先世为济阳(县治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后废)人,后徙至固始(今河南省固始县)。少年时举进士未第,娶曾镇府女曾氏(称三娘)为妻。唐高宗 ......
史 海 篇开漳史话陈元光平闽十八洞唐初,泉潮间“蛮獠啸乱”,闹得闽粤一带民不聊生,请求朝廷派兵平定啸乱。起初,朝廷派诸卫将军曾镇府镇闽驻守柳营江。后来,因曾镇府未能平定畲民的反抗斗争而解甲归田,定居于白 ......
史 海 篇四千年来,这块热土生生不息,有灿烂辉煌的文化,有在血火中淬炼过的历史。在浩渺的史海里,它们如一颗颗熠熠发光的美丽的贝壳。考古发现一、青铜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铺透村,出土石锛2件、砺石1件、印纹陶片 ......
区 情 篇田里片区村社概况联办农场联办农场建于1965年,原场名角美公社果林大队,人员由各村抽调一百多名村民组成,于1973年转为上山下乡基地更名为联办农场。上下乡人员从1973年至1977年共计二百多人至1980年全部回 ......
区 情 篇田里片区村社概况龙 田 村龙田村位于漳州台商投资区中北部,东瞻文圃山与田里村相连,西望西岩峰与洪岱村相邻,南向角美街与镇区相接,北望天柱峰与铺透村相邻。鹰厦铁路、厦深高铁、厦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